森特股份:拟以6848 9万元收购光伏工程100%股权 |
文章来源:辽宁省 发布时间:2025-04-05 08:48:11 |
值得留意的是最近一次2018年修憲,造就了現在習近平的第三任甚至未來的第四任,新憲法允許習近平在願意的情況下終身執政,而讓人最憂慮的是憲法的第三章國家機關中新增了「監察委員會」。 理由很簡單,當統治者牢牢抓住所有權力不放,成為所有遊戲規則最後的裁決者,其實會讓其他政治精英非常不放心。衝突、政變以及內戰通常就是在這種權力轉換期發生。 威權政體在定義上來說就缺乏這種公平公正的民主程序,故政體程序風險也比民主國家高出不少。本文探討,這次新加坡第四代領導人(Fourth-Generation Leadership,簡稱4G)的交棒歷程,不難發現新加坡政治繼承還是存在一定的風險。但隨著冷戰結束,學界開始觀察到威權與民主國家為了政體的存續,都會制定明確的接班規則。精英政治與接班邏輯過往在提及威權政體的接班邏輯,都認為失序、混亂以及不透明。只是傳統的民主國家都以民主程序來投選出國家領導人,而且當國家民主深化越久,連許多機構包含政黨的領導人也必須藉由民主程序選拔出來。 在中共二十大之後,習近平強勢連任打破以往的政治規則,包括最近已故的李克強都得離開權力中心,外界戲稱習近平正式走向登基之路衝突、政變以及內戰通常就是在這種權力轉換期發生。這兩個記憶體的族群問題從統治者、屠殺者、壓迫者、剝削者到省籍對立與仇恨。 雖然還是有些人想強迫台灣人做中國人,但作用越來越淡。真正了不起的領導者都俱備這三種素養。美國在越戰的傷亡是死亡五萬八千兩百○九人,受傷三十萬人。中國哪天覺悟了,放棄對台灣的領土野心,台灣政府才有可能重新思考國家的外交戰略。 中國揚言武力犯台,七十年來事實已證明只是「強者的哀鳴」。文:施明德 「親美」是台灣唯一的外交政策 這些戰爭或軍事行動都是遠離美國本土的跨海戰爭,美國每每都有重大傷亡,讓美國軍人公墓人滿為患。 像七十年前「外省人」、「台灣人」的鴻溝幾乎全不存在了。它會使台灣人民不知所從,並引誘中國延續其併吞台灣的擴張主義政策。和解對我而言雖然已是老生常談,仍願國家領導人聽進去,雖然我知道很難。而原本台灣記憶體的台灣人也相當程度被中華文化同化了。 我常會說:反對和解者多是「戰,無膽。」這是小國的生存之道。一九八三年,美國入侵格瑞納達是最小規模的軍事行動,美軍也死了十八人,受傷九十一人,直昇機損失十餘架。後來又變成統獨對立及藍綠撕裂。 也許是在我們的孩子、孫子或曾孫的時代到來。台灣俗語說「戲柵腳站久咱的」,長期的事實就是最強有力的法理基礎。 從那個年代起,台灣這個島國上就住著兩個記憶體的族群,「中國記憶體」:外來統治集團,及「台灣記憶體」:被外來統治的族群。如果沒有出現一位有氣度和睿智的總統引領,狀況會持續下去。 拖,無智」,只會叫囂、攻訐、醜化。和解者最需要的就是:有膽,有量,有智。在國際社會中擁有應有的地位和權力的這一天,也一定會到來的。有什麼關係呢?只要台灣獨立自由地存在,希望永遠在。因為奪權、保權常常都靠尖銳的對立來實現。「台灣人」的認同感隨著一代又一代的子孫出生變得又濃又多了……。 中國是大陸軍國家,介入韓戰、越戰可以,海空大戰?免啦……。今天台灣的災難不在中國,在台灣內部的敵對和撕裂。 七十年來,台灣海峽兩岸的穩定說是「美國製」(Made in USA)的,一點都不誇張。這種狀況不利於防衛台灣,也不利於經濟、文化及和諧社會的發展。 最著名的行動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,蔣介石政權在台灣搖搖欲墜,杜魯門總統下令第七艦隊到台灣海峽,宣布台灣海峽中立化,蔣介石政權就穩定下來了。維持現狀,不管中華民國是獨立國(華獨)或台灣是獨立國(台獨)都是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。 但美國都沒有迴避,這是做為一個世界強權的宿命……。這種「美國製」的條件在可預見的未來,只會趨強不會趨弱更不會瓦解。但是對大多數留下來的,就像橘逾准為枳那樣,台灣化了。這種面面俱到,政客式、浪漫式、討好式的政策絕對不該是國家大政策。 只要中國對台灣仍存有領土野心,台灣的外交政策就只有: 「親美。當然,關鍵之一是台灣人民自己也不要輕舉妄動,在政治決策上犯了躁進的錯誤。 中國稍有微動,美國政府只要說說話,再派航母或艦隊到台灣海峽走走,情勢就穩定了。我想說的是,美國從一九四九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迄今,為了擁有台灣及台灣海峽的勢力範圍,美國沒有在軍事行動中傷亡一兵一卒。 當下,雖然有些人仍然難忘故國情懷,他們也有權力和機會選擇回歸中國故鄉,或以中國為賺錢的地方,台灣為安居立命的最後堡壘。美國在阿富汗戰爭中的傷亡代價,依五角大樓表示,阿富汗戰爭至今已消耗了三千兩百三十二億美元,造成兩千兩百名美軍死亡。 事實是中國不敢跟美國打,不是美國怕中國。沒有什麼「親美、友日、和中」,這種幻想式的完美政策的。造成這種情勢的,不是來自中國,主要來自台灣內部不同政黨的奪權言行,特別是雙方極端人士的表白。愛台灣何必一定要在自己生前就不顧一切強求改國號,改國旗而引發內部動盪呢?但正名的這一天一定會到來的。 一九四九年,中國共產黨在北京宣布獨立建國,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。七十年前產生和鑄造的問題,已一一被時間洗禮,被共存交融的事實化解了許多。 如今,外省二代、三代、四代都誕生了。和解比鬥爭難,尤其對貪婪者和懦夫而言更難。 兩蔣時代的外交路線即是如此。美國只求擁有台灣海峽及台灣作勢力範圍,對台灣沒有領土野心,所以台灣親美。 |
相关资料 |